设置

关灯

712 想什么呢?! (2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太子处置得当,下朝后去向太子奏报。”朱允煐澹澹点头,做出了决定,“这些事情太子也当知晓,军国大事非小事,太子当知晓朝廷为何发兵,如何出兵。”

        不少武勋小小的振奋,当今天子一直都是比较重视武勋的,可以确保武勋持续的强势。但是也有一些武勋也担心,随着天下承平,说不定武勋的地位会下降。

        不过暂时看起来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事情了,武勋依然是皇帝最重视的力量,是皇帝的依仗。

        至于文臣们就心情复杂了,当今天子本身就是重视武勋,这也使得原本强势的武勋始终压制的文官集团喘不过气来。要是继续这么下去,估计要持续保持一段时间武强文弱的朝堂格局。

        这可不是开国初年啊,历朝历代确实普遍在开国初年都是武强文弱,都是那些勋贵压制文官系统。可是现在的大明,都开国三十余年了,可是这样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甚至可以说依然看不到有所改变的机会,想要压制武勋可谓是遥遥无期。甚至不要想着压制武勋了,只要不是持续被武勋压制,能够保持一个平衡,那也就谢天谢地了。

        只可惜,这也就是最美好的想象而已,想要做到这些真的的不容易。

        看看当今天子的态度就知道了,天子虽然不至于让那些武夫当国,可是丝毫看不到打压武勋的意思。这对于文官们来说,自然是最不好的消息了。

        只可惜,就算是心里犯滴咕,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想要重新恢复两宋时期文人的地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或许,只能尝试着去改变皇太子的一些观念吧,希望皇太子对于读书人能够有所亲厚。

        朱允煐说完这些,看着满朝文武说道,“昔日太上皇只是除阳王账下一小卒,备受排挤。领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方有安身之所,有定远人李善长投奔献策。至正十七年,休宁人隐士朱升归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堪称定鼎天下之基。”

        朱允煐声音平缓,但是底下的文武百官不敢大意,因为知道皇帝可能要做些什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