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发往黄淮,那自然也就是要去治理黄河了。大明朝昔日的户部尚书,对于天下户口田赋的数据,以及地理险易情况了如指掌。
而且郁新早年间主持开中法,对于征调粮饷、物资,也是非常的熟悉。
现在郁新要去黄河了,这就是给严震直负责后勤辎重啊。看起来黄河大堤上,大明朝可能不只是要死一个工部尚书,曾经的户部尚书郁新,可能也要倒在黄河大堤了。
这也很符合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的性格,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人,那肯定是要彻彻底底的榨干。想要轻松的离开朝堂,这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套路,严震直实在是太熟了。洪武皇帝一直是这样,实际上英示皇帝也继承了这个好习惯。
洪武皇帝余怒未消,再加上郁新的所作所为确实被抓住了把柄,这个时候大家自然也不敢继续帮着郁新求情了。
现在很多人现在也是无比感激,比如说夏元吉,他觉得要不是皇太子顶住了压力力保,郁新肯定是凶多吉少了,毕竟洪武皇帝是真的生气了。
洪武皇帝看似非常生气,不过也是给了皇太子一些面子。没有完全采纳皇太子的建议,不过也没有全都驳回去,这也算得上给刚刚步入朝堂的皇太子一些颜面。
大家伙也都明白,也就是皇太子初入朝堂,这才能够在盛怒的洪武皇帝面前保下来郁新。也不得不说外界的传言属实,皇太子得到太上皇无与伦比的宠溺,这不是空穴来风的。
这可能也需要让大家仔细琢磨一下,皇太子的地位之稳固,堪比先皇、今上,皇太子哪怕年纪尚小,依然在朝堂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起码现在的皇太子,肯定是在这个时候可以影响到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为了维护皇太子的威严,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显然也会‘委曲求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