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谷噙马哈茂德的方法让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有些意动,但是他还是有些顾虑君士坦丁堡方面的安危:“可是……君士坦丁堡方面为不能有任何闪失,现在我们在锡利斯特拉要塞的部队正在遭受多瑙河地区的攻击!万一俄罗斯帝国的军队乘坐军舰直接抵达君士坦丁堡的话,那不就糟糕了!”
原来,自从缅什科夫组建快速反应舰队袭击奥斯曼帝国的补给之后,位于多瑙河公国的帕斯凯维奇同样也接到了来自圣彼得堡战争大臣多尔戈鲁大臣的来信。多尔戈鲁科告诉帕斯凯维奇,驻守在多瑙河公国的13万俄罗斯帝国的军队在收到信的那一刻开始向锡利斯特拉要塞发动攻击,直到彻底攻克锡利斯特拉要塞群为止。
面对多尔戈鲁科这封来信,多瑙河总司令帕斯凯维奇与副司令米哈伊尔.戈尔恰科夫再次将下属的几位军长着急到他们的帐下商议对策。
在一片激烈的商讨过后,帕斯凯维奇决定有保留的执行俄罗斯方面的政策。
即帕斯凯维奇手下的14万军队不会一次性全部投入战斗,米哈伊尔.戈尔恰科夫手下的十三、十四军团将近6万人驻守在西北方向用来防备逐渐在特兰西瓦尼亚增加兵力的奥地利帝国军队。
虽然说尼古拉一世一再向帕斯凯维奇保证奥地利帝国一定不会对俄罗斯帝国出手,但是帕斯凯维奇还是不愿意相信奥地利帝国所有的承诺,留下军队监视特兰西瓦尼亚的奥地利守军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而剩下的近卫师与波兰军团,将近8万人的部队也被帕斯凯维奇分成了两股部队,其中3万佯攻鲁塞,用于吸引奥斯曼帝国驻扎在鲁塞的部队,从而牵制住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军队。
作为主力的近卫师与大部分波兰军团则前往锡利斯特拉要塞发动攻击,争取在最快时间拿下锡利斯特拉。
要不是驻守在锡利斯特拉的奥马尔帕夏的手中捏着一支将近4万多人的部队(其中包括野战军+埃及军+“圣战军”),还有优秀的普鲁士要塞防御工程指挥官的话,锡利斯特拉早就被帕斯凯维奇在第一天夜晚拿下。
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军队在帕斯凯维奇的指挥下以精锐的近卫师作为先锋部队,七十门火炮作为掩护(13万人的部队所有火炮都集中在锡利斯特拉)向锡利斯特拉的棱堡要塞群发动攻击。
棱堡内的奥斯曼帝国在遭受第一轮火炮之后,呈现出了溃败的苗头,许多奥斯曼士兵在遭受如此强度火炮之后都忍不住朝着里面跑。
要知道要塞这种东西不怕外部的猛烈公里,就怕内部的自行溃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