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末日流亡 第35节 (1 / 10)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八十年前,渔村搭上了走私的歪风,依仗着这里距离国界线很近的优势,一船一船地运“水货”进来。

        所谓“水货”,就是走私者把货物装进密封的袋子,丢在浅海区,然后由小船趁夜打捞,偷偷运回岸上找人出售。这些东西不是假货,只是没走海关,不需要缴高额的关税与奢侈品税,价格相对低廉,利润很大。

        渔民成了这条走私链上的重要环节。

        只要有一个人富裕起来,其他人就会争相效仿。

        逐渐的,渔民觉得给别人干活拿钱太少了,胆子大的直接拉起一批人自己干,小到烟酒化妆品,大到彩电冰箱,就没有不敢拉的。没几年形成了盘踞当地的黑恶势力,把这里闹得乌烟瘴气,抓之不尽,打之不绝,甚至外省外市人“慕名”过来发财的,简直是生生不息。

        直到华夏国内产业完善,各种东西都能自主生产了,没钱的人买便宜的国产货,有钱的人找代购或者出国买,这条走私链才终于走向没落。

        蚌港也终于变成了真正的“蚌港”,这里是华夏西南最大的海贝养殖基地。

        又过了十年,商都开始兴起,港口运载需求扩大,在蚌港这边修建了一个外海的人工岛,有了天然的深水港,岛上造了一个工业园区,还修了一座直通商都的跨海大桥。

        人工岛附近的新城区蓬勃发展,老城区不断没落,许多厂区都搬空了,沦为仓库。

        奇方集团高科技生物芯片研究所,正是位于老城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