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很多时候,和绅提拔的人,其实并不是他向乾隆建议的,而是他揣摩清楚了乾隆的意思。
说白了,就是在乾隆作出决策之前,被和绅看透了意图。
和绅故意透风给当事人,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老皇帝对和中堂百依百顺。
玉柱在老十二的身上,用的也是同样的套路。
开玩笑,玉柱和老五和老七,相交甚密,康熙明明知道,却包容了。
那是因为,老五和老七,早已出局了。
老十二就不同了,他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生母是正经的满洲旗人。
康熙活太长了,他选储君的范围,已经极窄。
老三、老四和老十四,不出这三人之间。
因老十二的出身问题,他若是羽翼丰满了,对下一任的储君,威胁甚大。
客观的说,康熙完全不可能容忍,玉柱替老十二要官职,要兵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