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四章 科考第一(求保底月票) (1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玉柱回了京城后,还和以往一样,每天都两点一线的去汤炳那里学习。

        眼看就要乡试了,你现在就算是让玉柱到处去玩耍,他也是不肯的。

        辛苦了好些年的寒窗苦读,就为了两个多月后的顺天府乡试,以及明年春天的礼部会试,玉柱是个傻,才会架鹰溜狗的到处乱窜。

        经过细致的整理和分析,玉柱发现,何子昌和秦本初所给的考试秘诀,正好互补,缺一不可。

        尤其是秦本初给的考试心得,洋洋大观,讲透了诸多科场不传之谜。

        有这么厉害的先生,也难怪江南省总是出状元了。

        比如说,陕西、甘肃、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曾经十多年都不出一名进士,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师资力量薄弱,二是生源质量不行,再一个,没有人持续性的总结科举规律。

        这就好比,三流高中的升学率,都是以考上三本的人数来吹牛。而国家级重点中学,不仅强调重本的升学率,还要对外大肆宣传C2的录取率。

        有了何子昌和秦本初的不传之秘,再加上汤炳这位名师的悉心教导,玉柱对于乡试的理解,又深了好几层。

        岁考列一、二等的秀才们,才有资格参加科试。通过了科试的秀才,才能参加八月的乡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