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如果,让一个旗人在月试中名列前茅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九华书院想拍旗人的马屁。
这么一来,九华书院以后还怎么面向江南的读书人,扩大招生?
九华书院若想持续性的发展壮大下去,离不开江南士林的鼎力支持。
在现实的舆论压力和生源压力之下,哪怕玉柱再有真本事,书院的月考也只能委屈他了。
玉柱心里暗暗一叹。以前,他无法理解康熙为何要在财源重地的江南,大兴瓜蔓抄。现在,设身处地之后,他豁然开朗。
在江南的读书人之中,舆论普遍不利于鞑清!
其实这种民间的舆论气氛,玉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扬州十日,江宁一日,徐州一日,镇江两日,苏州和杭州各一日。
尽管,干坏事的大多是降清的原明军,但是这笔帐依旧可以算在鞑清的头上。
鞑清的军队干了这么多坏事,掌握着南方舆论的江南士林,怎么可能对鞑清有好看法呢?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