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没办法,老中堂里边,最年轻的嵩祝,也有65岁了。
而玉柱呢,才三十一岁,年轻的令人感到恐惧和害怕。
玉柱只要站在这里,哪怕一言不发,也在无形之中衬托了一个铁的事实:老中堂们,距离入土之日,为时不远矣。牦
四位年纪颇大的老中堂,都被赐了座。嵩祝和玉柱,吃了年龄的大亏,只能乖乖的站着。
玉柱正值风华正茂之时,身体异常健壮,站多久都不怕。
然而,已经六十多岁的嵩祝,就有些吃力了呀。
大家都到齐了之后,盘腿而坐的老皇帝,淡淡的问:“老十四回京的典仪,筹备得怎么样了?”
老十四的回京叙职,绝对是康熙驾崩前的头等大事。
客观的说,老十四的这次回来,直接决定了,谁是储君的大问题。
弘皙、老四和老十四,这三个人之中,老皇帝究竟选中了谁,也该揭开底牌了呀!牦
由于老皇帝的高度重视,主持老十四回京典仪的不是旁人,正是首席满洲大学士嵩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