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时值康熙末年,对玉柱而言,新军的实际控制权,绝对是最大的大事,没有之一。
“禀主子,奴才的那克出(舅舅)说,皇长孙一直想拉拢他,想请您给指一条明路。”牛泰从索伦部的驻地回来后,便向玉柱禀报了那边的实情。
玉柱点点头,并未吱声。
牛泰咽了口唾沫,仗着玉柱的宠信,瓮声瓮气的又说:“奴才的那克出说,国初的太宗朝,我索伦部的勇士,足有三万多名。如今呢,朝廷从十丁抽一,变成了三丁抽一,甚至是二丁抽一,族内的可战勇士只剩下一万多人,都快死绝了。”
玉柱不悦的瞪了牛泰一眼,牛泰心里一虚,吓得缩了缩脖子,索性把头一低,不敢再看玉柱。
在本朝,所谓的大索伦部,其实是对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的统称。
前明时期,对索伦部统称为:野人女真或北山野人。
完整的大索伦部,其实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索伦部、索伦别部和使鹿部。
其中,索伦部是人数最多的一支,主要生活在黑龙江北部的雅克萨等地。
至于,索伦别部和使鹿部,在尼布楚条约签定之后,已经不算是大清的臣民了。
作为满洲的顶级贵族,玉柱自然很清楚了,大清对索伦部的基本国策就是,定期割韭菜,一茬一茬的割,不许他们人口过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