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他们所说的孩童走屍事件,其实是有一个正式名称的。
艾尔莎门事件。
要是不这麽俗套地说,他们觉得自己也会跟着迷失其中,到了最後就连「我」这个字也写不出来。
事件的目标对象不只是孩童,任何与马里亚纳无关的人事物都是范围,因为主要受害者是孩童,而这麽定名。
由此可知,对马里亚纳来说,里侧并非阿卡德当年的罹难者,因为这些日子的大洗牌,现在的里侧人口主要组成与他们一样,都是另一个时代的坠落者,说得再直接一点,他们都是乐园。
然而,即使他们没有把这点当成对抗的武器,唤醒里侧之人的潜在意识,达成和解的目的,艾尔莎门事件也会从另一个角度让他们达成和解,就是这样他们与敌人只有「稳定」一词可以形容。
每当艾尔莎门事件的魔掌伸向他们,那些无辜之人就会开始接触以前从未接触的人事物,并加以模仿,最後像哈梅尔的吹笛手这样的民间故事无故失踪,即便後来回来了,也不会是原来的本尊,而是——
外貌与本尊一样的傀儡。
他们不会说话,也不会进食,同样也没有智慧,这些家伙唯一会做的事情——像个传染源一样,将这种现象散播到王国的各个角落。
这就是马里亚纳的和解。
只要都变成只愿意效忠马里亚纳的傀儡,就是和平稳定的一种。
所以,这是「稳定」。
没有恐怖活动,没有激烈竞争,只是很平常地出门,在忙了一天之後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就还是原来的那个人,至於马里亚纳有没有出手,就不是那麽重要了,只要当事人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