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林子里站着3人。
布大人恭维地对于大人说道:“大人的夜袭之计果然有效,夏部落人只发现我们在这里埋树过河,却不知道我们还在另1处同时派人渡河。”
于大人非常得意,他问陶大人:“吾早言,彼岸之人皆野人也,安能洞察?陶大人,汝以为吾之渡河之计若何?”
陶大人心中暗自冷笑,他清楚于大人的夜袭之计并非什么高明之策,只是碰巧成功而已。他不想与于大人争辩,表面却假笑应和:“自然出乎意料,确实妙极,令我佩服。”
他目光转向对岸隐约可见的夏部落,眼神里闪过1丝忧虑。这1刻,他突然希望于大人的计谋失败。
陶大人不喜欢于大人,具体为什么这样,他其实也说不清楚。大约是讨厌于大人总是高高在上的说话姿态,自以为是中土人就高人1等。在他眼中,喜把地位低下之人叫成野人,仿佛就他不是1般。
据传,在中土大帝时期,有“帝学”机构,聪明孩子会被选去学习。但是后来,随着大帝部族没落,那“帝学”机构也消失了。不过,也有人传说它还存在名山大川中。
而于大人从小在“帝学”学习,出山后,大帝部族已4分5裂。于是,他投奔1个较大的中土部落作为落脚地,成为那个部落谋士。但那个中土部落在和北狄战争中,那个中土部落太弱小,被占据绝对人数优势的北狄人打败。于大人便投靠了北狄,他觉得北狄更能施展他的才华。他从奴隶成为上大人的奴仆,再成为上大人的幕僚。
布大人说道:“如果今夜数千人能过河,明日1早便可以发动攻击,夏部落必然灭亡。那时抓住夏部落大王,于大人立大功,上大人必然重赏。”
于大人淡淡地说:“上大人于我,可谓不薄矣。些许微功,实不足道。”
说话间,有人朝林子里奔来,来人禀告道:“大人,我来时已开始过河,没有发现对岸夏部落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